ob体育官方入口先进能源及新材料交叉高峰论坛通告
2024-01-05 来源:ob体育官方入口 作者:周媛 浏览次数:
报告时间:2024-01-06 13:30
报告地点:图书馆四楼国际会议厅
 
报告人:金大勇 教授 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学院/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筹)
报告题目:"光学、纳米到活细胞空间组学-回顾我的澳洲二十年"
 
报告人:王正汹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穹顶之下的终极能源
 
报告人:潘曹峰 研究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题目:低维半导体材料器件与触觉仿生
 
报告人:邓德会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面向能源分子转化的铠甲催化:从基础到应用
 
报告人:于畅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氮气小分子电催化转化与过程强化技术
 
报告人:王治宇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高能量、高安全性固态电池
 
报告人:侯军刚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催化界面调控研究
 
报告人:吴忠帅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微型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
 
报告人简介:
        金大勇,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量子生物技术卓越研究中心技术主任,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士,常务理事。1979年2月生于辽宁阜新。2002年7月毕业于ob体育官方入口物理系,2007年博士毕业于麦考瑞大学,2015年任悉尼科技大学生物医学材料及仪器研究所所长。曾先后组建了澳大利亚生物医学器件与技术转化中心,中澳科技部资助的便携式体外诊断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于2015年荣获尤里卡奖,2017年荣获澳洲科学院工程科学奖,澳大利亚总理科学奖,2021年获澳大利亚桂冠学者计划资助。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Nature及其子刊30余篇,是爱思唯尔全球0.1%高被引学者。专业领域涵盖生物光子学、纳米光学、仪器工程、生物芯片等领域。目前从事单分子检测、细胞器功能成像、空间组学、超分辨成像等基础和应用研究。
        王正汹,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磁约束聚变专项项目负责人,美国能源部核聚变项目评审专家。曾获得国际爱因斯坦奖、亚太等离子体物理杰出青年奖、英国皇家物理学会高被引作者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奖励。王正汹从事磁约束核聚变的大规模计算机模拟研究二十余年,带领团队自主开发了我国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三维程序,如MDC、PTC等,为我国EAST、HL-2A/3等聚变装置上相关实验现象提供理论解释,学术成果多次被核聚变权威期刊Nuclear Fusion评为Highlights。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 Rev. Lett.等发表论文100余篇。王正汹指导的研究生曾获得日本物理学会“最佳发表奖”、(日欧)国际聚变能源研究中心“杰出研究奖”、以及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果奖等奖励。
        潘曹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蓝天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2005、2010年分别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学士、博士学位,201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其后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2023年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低维半导体传感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在Nat. Photon.、Nat. Comm.、Adv. Mater.、Chem. Rev.、Adv. Energy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90多篇,引用26000多次,H因子86,20余成果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和“ESI高被引论文”。授权美国专利3项,中国专利40余项。入选中组部QR计划青年项目(2014)、北京市海聚计划(2015)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6)、全球高被引学者等荣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传感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纳米专项),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原创重点、联合重点,北京市科技创新计划和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等。现任国际期刊Sci. Bull.和Nanotechnology副主编,中国材料学会智能传感功能材料与器件分会常务理事与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
        吴忠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8-2023年连续六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中组部引进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超级电容产业联盟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二维材料化学与微纳电化学能源应用的基础研究,包括微型储能器件与微能源系统、超级电容器、先进电池(锂/钠离子、锂金属/硫/空、固态电池)和能源催化。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80余篇,被SCI引用350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120余项,授权28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17)、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次(第四完成人,2017;第一完成人,2022)、第十三届辽宁青年科技奖、Nano Research新锐青年科学家奖(2020)、Energy Storage Materials青年科学家奖(2019)、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21)、卢嘉锡优秀导师奖(2020)、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2018)等。获批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项。担任Applied Surface Science副主编,J. Energy Chem.执行编委,Natl Sci. Rev.编辑工作组成员, Energy Storage Mater.、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Nanomaterials、Carbon Futures、Mater. Res. Express、Physics编委,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学术编辑,Chin. Chem. Lett.、eScience、Materials Futures、物理化学学报青年编委、Engineering通讯专家。
        邓德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从事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转化方面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原创提出“铠甲催化”概念,开发出高活性、长寿命、低成本“铠甲催化剂”,研制出高性能电解水制氢制氧系统并实现产业应用。在Science、Nat. Catal.、Nat. Nanotechnol.、Nat. Synth.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他引1.7万余次,申报国内外专利120余件。曾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22)、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2022)、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7)、国际催化大会青年科学家奖(2016)等荣誉。
        于畅,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等。入选教育部青年学者、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及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等。担任J Energy Chem.的Section Editor(执行编委)、Chin. Chem. Lett.高级编委、煤炭转化编委、储能科学与技术等刊物编委。长期从事功能碳材料及其在能源和催化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20余件。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2019 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2022和2023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交叉学科)。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励。
        王治宇,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洪堡学者、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研究聚焦面向“三高“(高安全性、高能量、高耐候性)固态电池技术与“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海水电解制氢技术的能源化学工程。在Nature Commun.、Science Adv.、J. Am. Chem. Soc.、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ngew.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15000余次,出版专著1部,H指数57。获2019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年侯德榜化工青年科技奖、2020年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2022年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担任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理事、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学术期刊J. Energy Chem.、Nanomater.编委、InfoMat、Chinese Chem. Lett.、Nano Res. Energy、《材料工程》、《航空材料学报》、《无机材料学报》青年编委。
        侯军刚,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星海杰青。致力于发展能源催化材料的可控合成与集成组装方法,建立微纳米结构、能带结构、电荷传输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实施能源催化体系在光能、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高效转换。至今在J. Am. Chem. Soc. (3篇)、Nature Commun. (3篇)、Angew. Chem. Int. Ed. (6篇)、Adv. Mater. (3篇, IF=29.4)、Energy Environ. Sci. (4篇)、Science Bulletin、ACS Nano、Adv. Energy Mater. (8篇)、Adv. Funct. Mater. (5篇)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等。担任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SmartMat、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期刊青年编委。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ob体育官方入口学科交叉与科研创新学术沙龙通告